2月13日,《加快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發展建設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行動計劃(2019年2021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發布。這份行動計劃書,以新舊空間對比,勾勒出未來三年首鋼素顏值的建設風格之美,形成山、水、工業遺存共生的一種新城市風貌。文化復興、產業復興、生態復興、活力復興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新首鋼地區將成為北京城市更新的新標桿。 首鋼園區打造素顏之美 人口和建筑規模雙控 《行動計劃》首先明確實施范圍: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位于長安街西延長線兩側,范圍涉及三區一廠,即石景山區、豐臺區、門頭溝區和首鋼集團。具體包括:首鋼主廠區、首鋼特鋼及北辛安地區、首鋼二通廠及周邊地區、首鋼一耐廠及周邊地區、首鋼鑄造廠、原首鋼二構廠及周邊地區、門頭溝區濱河地區,總面積達22.3平方公里。其中,首鋼主廠區總用地約7.8平方公里。 縱觀整個《行動計劃》,未來三年新首鋼園區的改造建設,成為核心的重要任務。據市發改委副主任洪繼元介紹,利用老工業廠房改造建設、保留標志性的工業元素,在尊重原有工業遺存風貌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改造與空間更新,以新舊材料對比、新舊空間對比完美延續老首鋼素顏值的工業之美,是園區建設的總體要義。 如園區內兩大主要項目西十冬奧廣場、工業遺址公園,都是對大量老工業廠房、建筑體的重造再生,如西十冬奧廣場利用新舊材料改造了1-6號筒倉、一爐料倉、轉運站等12個建筑單體子項;而工業遺址公園,則集中首鋼園區內大部分要保留的工業建筑,規模巨大、氣勢恢宏,景觀改造也以工業流程的主要遺存和綠化空間為主體,體現首鋼獨有的鐵色記憶風貌。 據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總規劃師施衛良介紹,首鋼主廠園區約7.8平方公里的規劃區,包括北區、南區和東南區三個部分。規劃將以保定建,不搞大拆大建。實施人口規模和建筑規模雙控。施衛良介紹說,首鋼主廠園區規劃總用地規模達776公頃,其中南區規劃戰略留白區將達20公頃,為未來留有空間。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據首鋼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世忠透露,今年新首鋼大橋建成通車后,首鋼廠北區部分廠區將向公眾開放。 地標帶動區域發展 三區呈現綠顏值獨特魅力 按照《行動計劃》既定目標,到2021年,以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將高質量完成首鋼北區、東南區建設任務,三區一廠(石景山區、豐臺區、門頭溝區、首鋼集團)經濟社會發展協同度要得以明顯提高,群眾獲得感要求明顯增強,城市復興新地標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東有cbd,西有首鋼,正如洪繼元的這一句概括,未來新首鋼地區的建設目標,不僅僅是打造北京城市新的地標,還將以此最終帶動北京西部區域整體發展與提升,探索符合首都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城市復興新路徑。 怎么實現復興新路徑?除了首鋼園區的素顏值建設打造之外,隨著今年長安街西延線的建成,高水平構建京西綠色生態格局,以形成獨具魅力的西部綠顏值,并帶動三區(石景山區、豐臺區、門頭溝區)高端產業及文化復興,將成為一條重要路徑。 新首鋼建設 明確八方面重點90個項目 《行動計劃》中也明確了實現新首鋼復興的四大路徑、八方面重點任務,共列出38項重點任務分工和未來三年推進的90個重大項目。 四大實現路徑包括:文化融合傳承、引導創新驅動發展、注重生態修復治理和堅持共建共治共享。主要內容如:注重保護老工業文化脈絡,傳承山-水-工業特色景觀體系;聚焦體育+、文化產業、數字智能、城市科技服務等產業,吸引國際化元素落地,規劃建設藍綠交織、棕綠協調的后工業景觀休閑帶。 八方面重點任務包括:完善新首鋼地區的區域規劃體系、高標準建設冬奧會場館、規劃建設便捷高效的基礎設施、強化工業遺存再利用、拓展綠色生態空間、構筑國際化特色產業生態、著力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提前謀劃賽后可持續發展等內容。 按照這一重點任務的布置安排,未來三年,將完成新首鋼地區的控規優化工作,將以長安街西延長線、永定河兩岸為重點,加強城市設計。此外,還將按期完成首鋼滑雪大跳臺和國家體育總局冬季訓練中心建設,舉辦系列群眾冰雪健身活動;加快m11等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基本建成五橫六縱主干路網及區域組團路網格局;完成3號高爐改造工程,推進首鋼主廠區、二通廠等工業遺存保護利用改造;推進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城市段建設,整體打造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重要節點。 亮點 三區城市更新路徑 石景山區將推進長安街西延長線城市設計,落實建筑風貌、道路景觀等方面要求,融入冬奧元素,展示大國首都形象。運用城市織補理念,以新舊空間對比延續首鋼素顏值工業之美,展現石景山綠顏值獨特魅力,強化高爐雄風、石景山色、綠色長安、永定河濱等山、水、工業遺存共生的城市風貌。 石景山區常務副區長柯永果 門頭溝已完成的分區規劃研究編制中,已將新首鋼濱河地區4.1平方公里、新首鋼國際人才社區統籌進行研究。今年,門頭溝區將建成門頭溝永定河濱水森林公園,逐步形成永定河生態帶,并推進石龍五期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實現與新首鋼濱河地區的產業互補與協同發展。 門頭溝區常務副區長彭利峰 一方面豐臺正在引入社會力量打造首鋼二通廠,利用工業廠房開發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另一方面,依托盧溝橋,將規劃建設盧溝橋國家文化公園。同時,還將整合北京園博園中國戲曲文化周承辦地、二七機車廠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長辛店老鎮紅色文化等三個區域文化資源,輻射帶動北宮國家森林公園、青龍湖、千靈山等生態資源,推動河西地區文化服務產業發展,努力打造豐臺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璀璨的文化明珠。 豐臺區常務副區長肖輝利 對話 四大優勢吸引高端企業落戶首鋼 對話人:市發改委副主任洪繼元 北青報:按照目標,新首鋼地區將打造成京西高端產業發展的新高地。用什么優勢和舉措,來吸引高端企業和組織落戶新首鋼? 洪繼元:區域的招商引資,不外乎是這幾方面的吸引力,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營商環境優勢,以及發展后勁。這是我做這么多年招商引資工作總結出的一些特點。而新首鋼地區將同時具備區位優勢、規劃優勢、政策優勢和營商環境的優勢。 北青報:這些優勢,具體怎么理解? 洪繼元:比如新首鋼區位優勢是非常好的,位于長安街西延線,依山傍水、風水寶地,這和東邊的區位優勢是完全不一樣的,這里有未開墾,又要保護利用、重點開發的新地段,對于招商引資而言都是有優勢的。未來三年,這一區位優勢還將得到更大的提升。最終目標是,東邊有cbd,西邊有首鋼。此外,新首鋼地區還將有規劃和政策優勢。 規劃方面,新首鋼地區不僅將實現多規合一,還將在規劃彈性上有更加靈活的安排。政策方面,首鋼搬遷至今十余年,已經制定實施的一系列圍繞西部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及積極爭取的國家資金,都有力地給予了三區一廠和西部地區發展支持,F在為打造新首鋼新地標和城市標桿工程,我們也在爭取國家更多新的政策支持。 北青報:營商環境方面,新首鋼地區會有什么特色創新? 洪繼元:營商環境優化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審批手續的優化。未來市發改委將牽頭,對新首鋼地區,特別是一些重點項目,形成一套特殊、便捷的政務服務流程,甚至是一事一議的審批政策。而新首鋼地區冬奧組委辦公區、冬訓中心、滑雪大跳臺等項目,帶來的知名度、關注度,對這個區域下一步的轉型升級非常有利。另外,石景山、豐臺、門頭溝,也各具自己的特點優勢,都將得以充分發揮?梢哉f,這個區域在不久的將來,會集聚大量高端國際組織,包括高精尖制造服務業、文創企業等等。 記者觀察 城市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在進一步強化 繼回天三年行動計劃、城南三年行動計劃、生態涵養區三年行動計劃后,又一項三年行動計劃落地,此次坐標:京西。依托于新首鋼地區的建設,京西地區將整體被塑造成體現高質量發展、城市治理先進理念和大國首都文化自信的新地標。 東有cbd,西有首鋼,正如市發改委這一句極為接地氣的解讀,新首鋼只是一個標志性符號,以這一地標帶動京西區域的整體發展,才是最終要實現的目標。這一新的三年行動計劃也明確提出,新首鋼實施范圍不只有首鋼一廠,還包括石景山、豐臺和門頭溝三個區。 未來三年,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的建設,就好比京西一個巨大的孵化器,將通過系統整體的安排,讓這一具備區位優勢、規劃優勢、政策優勢的孵化器,孵化出高端產業、國際人才、素顏值文化、綠顏值生態等發展與提升的要素。 2018年8月17日,《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正式發布,政府投資約155.8億元,補齊北京北部地區教育、醫療衛生、文體、交通等各方面公共服務短板;2018年9月19日,《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布,到2020年底,北京城南地區必須有效提升城市承載力、得到高質量發展;2018年11月6日,《關于推動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明確北京七個區、68%的面積,作為生態涵養區發展,不再考核gdp,將重點發展綠色經濟 縱觀這半年來密集、頻繁出臺的區域性三年行動計劃,不難看出,此次新首鋼地區行動計劃的出臺,將與城南、回天及生態涵養區的行動計劃,形成有力呼應,使城市整體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