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新聞2月21日電 三十而立的陳旭,沒想到自己會因為一張照片成為“網紅警察”—— 2017年5月24日,一張民警用手機拍攝的“彩虹抓捕圖”熱傳網絡,畫面中,兩名民警抓獲嫌疑人,遠遠的天邊,烏云漸散,彩虹高掛。圖片右側,穿卡其色長褲、貼身黑色體恤的背影,就是陳旭。 中共中央宣傳部20日向全社會發布北京榜樣優秀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狈Q號。陳旭是50名北京榜樣年榜榮譽獲得者中的一位。 “北京榜樣”最初是從評選平凡的榜樣開始的。五年來,北京全市舉薦的身邊榜樣已達26萬人,進入市級榜樣庫的先進人物近1萬人,獲得“北京榜樣”周榜、月榜和年榜榮譽者超過600人,50名“北京榜樣”年榜樣人物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狈Q號。 “北京榜樣”優秀群體中,有科學家、企業家、教授、工匠,有農民、環衛工人、建筑工人,普通百姓占到“北京榜樣”群體的九成以上,是真正的“身邊好人”,也帶動起了更多的普通人爭做“身邊好人”。這個群體的存在昭示人們,只要心存良知、知行合一,每個人都能不斷完善自我、貢獻社會,實現更全面的發展。 轉過頭來,嚯!真酷——1.82米的身高,肌肉線條分明;瘦削的臉上,粗重的眉,有神的眼,高挺的鼻,微微上翹的嘴,英氣逼人。 “彩虹探長”紅了,不少報警人都能把他認出來,甚至嫌疑人都知道他。 最近陳旭抓捕一名嫌疑人,提審時,嫌疑人突然問:“您是不是《演說家》里那個探長?一屋子的嫌疑犯,就我是被您抓進來的,我瞬間感到自豪!” “這是一份壓力,也是一份動力,不管是嫌疑人還是被害人知道我的身份,對我的監督也會更大,這份榮譽對我是鼓勵和鞭策!标愋裾f。 其實,陳旭并不想做什么“網紅”,他只想做一名“低調”的好警察,多破些案子,將犯罪分子繩之于法。 翻開陳旭的辦案筆記,這位想低調的刑警偵破的案件,哪一個也不低調,每一件都是人命關天—— 消失的嫌疑人 “沒有人會憑空消失,只有還沒被發現的線索……” ——陳旭《辦案筆記》2013年7月 這是一個蹊蹺的案子。 當時,中關村一帶接連發生報刊亭被燒毀案件。 第一起案件發生時,監控探頭只拍到火慢慢著了起來,沒有任何人影,消防員也沒有查出現場有助燃劑,以為是一次失火。 兩天后,附近又有一家報刊亭著火,陳旭意識到——有人放火。 但調取監控,還是沒找到犯罪嫌疑人。只看到起火前,報刊亭附近曾停留過一個人——非常小的模糊人影,隱約能看出穿著淺色半袖t恤和牛仔褲。 為了找到這個人影,白天,陳旭和同事們挨戶走訪,查找線索信息;晚上,他加班加點,對白天的線索逐一分析,并查看周邊監控錄像,繪制“嫌疑人行蹤圖”。 視頻里雖然一直看不出嫌疑人的相貌,但他走路有個特點——行走速度不快,身體還有些晃蕩。陳旭有了靈感,這很可能是拾荒人員或者醉酒的人。 以姿態尋人!陳旭鋪開中關村一帶的地圖,從上百g的視頻里尋找嫌疑人的行蹤。只要找到,就在地圖標記出來,并標明出現的次數和行走方向。 標記漸漸多了,嫌疑人仿佛就走在陳旭的眼前,只是這個人走得毫無目的,經常來回折返,最奇怪的是,總在過街天橋下“消失”。 “難道是流浪者,就住在天橋下?”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陳旭到每一個嫌疑人“消失”的地方查找線索,果然都有住過人的痕跡。 根據陳旭的“地圖”,民警開始在天橋、路口展開蹲守。陳旭一組人就在中關村家樂福十字路口埋伏。 蹲守第一天,還不到一個小時,陳旭就在天橋上看到了那個走路緩慢、晃悠的身影,立刻靠近,實施抓捕。 果然,這就是那個“消失”的犯罪嫌疑人,一個有“縱火癖”的流浪者。 中斷的血跡 2014年12月,冬夜,寒風凜冽。 牡丹園附近的一處公園里,一名男子身中數刀,倒在血泊之中…… 陳旭趕到后,仔細勘察現場,線索寥寥,只有地上的血跡。 從現場情況分析,陳旭判斷,死者應該和兇手搏斗過。 以死者為圓心,向四周搜尋,果然,地面上又出現一些血跡,呈一條直線,指明了兇手的逃跑方向。 循血追兇?沙隽斯珗@,血跡漸漸消失,線索中斷!皟词旨庇谔与x現場,要么是自駕車逃走;要么就是緊急止血,然后去附近坐公交車!标愋裢评碇。 幾名同事去調取監控,陳旭繼續搜尋附近的公交站臺。果然,在站臺上,血跡又出現了——這肯定是兇手等車時,傷口又滴出血來! 但距案發時間已經不短了,這個站臺可能已經過去十幾輛、甚至上百輛公交車,誰知道,兇手上了哪輛車、逃向何方? 陳旭邊思索著,邊打量著站牌。 醫院!一個站名,讓陳旭如獲至寶,兇手很可能是去醫院治傷了。 陳旭趕緊和途經該醫院的公交車負責人聯系,詢問當時?窟^該站的幾位司機和乘務員。其中一位乘務員印象深刻:是有一個手受傷的小伙子,上車還特意問,到不到醫院。 馬不停蹄,陳旭又趕到醫院,嫌疑人果然來過。 醫院留下了該男子的居住地址,同時,醫生還提供了另一個線索:這個男子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 這讓抓捕變得艱巨起來!胺缸锵右扇顺值、還攜帶艾滋病病毒,如果抓捕時有個意外……”陳旭使勁地搖搖頭,趕走不安,他得盡快抓到這個人,避免更多人受到傷害! 根據醫院提供的線索,陳旭和同事來到大興,在嫌疑人暫住的小區外蹲守。這一蹲,就是一天多。 午后,嫌疑人終于出現了,來到小區門口的公交站臺等車。 陳旭握緊方向盤,啟動了車輛、調頭、駛過站臺,再次確認嫌疑人的體貌特征。 陳旭從后視鏡盯著嫌疑人,站牌漸漸擋住了嫌疑人的視線,有了盲點。 停車,行動。 陳旭和幾名便衣民警下了車,很隨意地向站臺走去,10米、9米、8米……離嫌疑人越來越近,陳旭突然發力,縱身一躍,撲向嫌疑人,如蒼鷹搏兔一般。嫌疑人突然覺得一個陰影襲來,他想喊,但還沒出聲,就被陳旭撲倒在地,雙手反剪,陳旭的手鐵箍一般,緊緊攥住嫌疑人的胳膊。 彩虹下的抓捕 “彩虹抓捕照”很美,但這照片的背后,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去年5月22日,一名環衛工人在北五環排水溝中發現了一個洗衣機紙箱,上前清理時,一具女性尸體乍現。環衛工人大驚失色,隨即報警。陳旭隨重案隊出動,趕赴現場展開偵查。 陳旭判斷,這明顯是棄尸,所以這里不是案發現場,確認女子身份,成了最緊要的問題。 線索逐漸匯集,死者身份確定——這是一名家住海淀知春里某小區的30歲女性。民警立即趕往女子的居住地,確認其家中是案發現場。 死者家屬說,事發前還接到過死者一條短信:心情不好,要去外地旅游散心。 陳旭推斷,這應該是嫌疑人發的短信,目的是造成被害人失聯的假象,并為自己逃跑爭取時間。 “絕不能讓兇手跑了!”陳旭調取小區電梯、門口的監控錄像,尋找犯罪嫌疑人。 “這個人!就是他!”陳旭指著監控錄像里的一名男子。監控顯示,最初,男子拉著一輛送快遞的小推車,小推車上放著一個壓扁的紙盒;可當他再次出現在電梯時,紙盒已經立了起來。經對比,紙盒就是發現尸體時的洗衣機紙箱。 鎖定了嫌疑人,再追蹤小區門口的監控視頻,很快找到其駕車離開的影像。 第二天上午11時許,偵查員在一家酒店發現了嫌疑人王某的蹤跡。陳旭和同事立即前往酒店,王某從樓梯上走下來時,被民警擒獲。此時,距離案發還不到24小時,王某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這么快就被抓獲。 王某交代,他曾經干過快遞員,因為賭博欠債,他動了邪念,想起知春里某小區有個客戶是單身女性,生活水平很高,就想搶劫她。 但是,王某的目標并不在家,就在王某敲門時,住在隔壁的受害人打開門,王某隨即改變搶劫目標,搶劫時,捂住女子口鼻致其死亡。 隨后,偵查員帶領王某前往幾個涉案地點進行指認,此時,天空開始落下雨點。傍晚7時許,當偵查員帶著王某前往其暫住地時,雨后初霽,天空中出現了一道靚麗的彩虹。這一幕被陳旭的同事,用手機定格下來。 高臺取證、山間尋尸、截停汽車……陳旭偵破的每一起案件,都可以寫成一個“警察故事”,其中有推理,也有疑惑;有勇敢,也曾有過畏懼;有不知疲倦,也有灰心喪氣……7年間,陳旭一直在堅持,他已經參與破獲各類重大刑事案件300余起,參與抓獲犯罪嫌疑人400余人,而且始終保持100%的破案率,他也因此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嘉獎多次。 榮譽加身,陳旭從來沒有放松自己,只要有時間,他就會練習徒手健身!拔覀冊谧ゲ稌r經常會遇到突發事件,保持一個好的體魄,就能更好的應對突發情況,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彩虹探長”,陳旭挺喜歡這個名號!拔掖_實喜歡彩虹,因為彩虹最能代表刑警破案之后享受的那種心情!标愋裥稳葜,重案隊經手的案子,比如殺人、綁架、放火等等,偵破過程就像在疾風暴雨中掙扎、求索,一旦案子破了,就像見到彩虹一樣。 一首歌中,這樣唱到:“身為一道彩虹,雨過了就該閃亮整片天空,讓我深愛的你感到光榮……” 陳旭愿意做這一道彩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