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節期間,鼓樓、古文化街等地舉辦的觀花燈、猜燈謎等民俗活動吸引了八方游客。 
昨天,濱海新區大港街秧歌踩街活動舉行。 
河西區東海街龍江里紅色老兵營舉辦夸夸咱家的好軍嫂活動。 
昨天,北辰區萬民同樂慶元宵花會展演活動在北辰公園舉行。 
楊柳青元宵燈展上,公交集團第三客運有限公司西青車隊副隊長劉國松一直守在崗位上。 
昨天,武警天津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官兵在街頭各個執勤點堅守崗位。 濱海新區 秧歌大拜年越扭越開心 咚咚咚嗆咚嗆昨天是元宵節,雪后的天氣雖然陰冷,但沒有擋住人們出門踩街過節的高興勁兒。中午時分,濱海新區大港街世紀廣場很是熱鬧,這里鼓聲陣陣,聚滿了人。因為,大港街每年正月里最有看頭的民俗大戲──迎元宵節秧歌花會大拜年就要開場了。 下午1時30分,伴隨歡快悠揚的民樂和鏗鏘有力的鑼鼓聲,頭扎花巾、穿著艷麗服飾的表演者準備就緒。 大港街前光里社區春雨舞蹈隊每年都參加元宵節秧歌花會大拜年活動,這回表演的是雙扇秧歌《看山看水看中國》。秧歌花會和舞臺表演不一樣,廣場上一個隊一塊地兒,各自帶音響,大家同時演,全場就是一片歡樂的海洋,特熱鬧!扭完一遍,歇會兒再扭,越扭越高興!今年66歲的領隊姚桂霞告訴記者,他們還是全場的老齡團隊,12個人中最大的68歲、最小的52歲,都是退休的秧歌愛好者。一邊說著,姚桂霞一邊招呼隊員準備表演。 場上的人扭得起勁兒,場下看表演的群眾也很是過癮:真有節日氣氛!看著心里可美了!還有的人干脆跟著鼓樂扭了起來。專程從濱海新區中塘鎮趕來的村民趙大爺邊扭邊對記者說:大過節的要是不看場秧歌花會,總覺得缺點啥,今天看得太高興了,必須扭兩下! 東麗區 500公斤寶輦震撼觀眾 昨天早晨下起小雪,給東麗區元宵節花會演出平添了一份歡樂,東麗廣場周邊街道上懸掛的紅燈籠在飄舞的雪花中愈發鮮紅。上午8點30分,來自全區11個街道的29個演出隊800多名演員準時在東麗廣場靠近躍進路一側集結,演員們身穿五彩艷麗服裝,臉上涂著油彩,為演出做著最后的準備。 上午9點,花會表演隊踩街演出正式開始。無瑕街道男女舞龍隊30多位演員舉起的長龍翻轉騰挪、上下飛舞,象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表演現場一片歡騰。接下來是高蹺隊的表演,演員們穿著彩衣,表演著跳立等多種驚險動作,引得現場一片驚叫聲。秧歌隊、空竹隊、舞蹈隊的演員們一邊行進,一邊表演,街道兩邊的觀眾們追著觀看,掌聲、歡呼聲不絕于耳。 最精彩的花會演出節目要數無瑕街道表演的非遺項目──大楊寶輦。在鑼鼓聲中,只見8位演員抬著一架雍容華貴、絢麗多彩的寶輦出場了。寶輦呈八角形木制雕花翹檐,八只龍頭伸出檐外,上面掛著八盞墜角燈籠,非常漂亮。演員們時而邊走邊停,時而快走奔跑,時而把寶輦抖起來,時而又轉起圓圈,動作整齊劃一,贏得現場陣陣的掌聲和歡呼聲。 領隊鄧洪平激動地說:大楊寶輦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民間花會為載體,包含歷史、民俗、藝術、商貿等諸多內容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寶輦供奉著傳說中的泰山圣母,整個寶輦重500公斤,分上下兩層。今天元宵佳節表演受到追捧,我們特別開心。 北辰區 雪地舞高蹺演員有絕活兒 昨天正值元宵佳節。上午10點,第二十六屆北辰區萬民同樂大聯歡花會在北辰公園如期上演。劉園祥音法鼓、北倉隨駕獅子、順和高蹺、二十四式通背拳等傳統民俗團體輪番獻藝,讓觀眾一飽眼福。喜氣祥和、年味兒十足的氛圍,感染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循著震天響的鑼鼓點兒,公園中心廣場上的人如潮水般聚集起來。大家舉著手機、抱起孩子,翹首駐足。 瞧!那邊龍飛獅舞。小淀鎮劉安莊金鳳凰女子舞獅隊的阿姨們抖擻精神,揮起了舞龍桿。隨著鼓點的緩急變化,金銀彩龍奔跑變換、翻騰躍起,栩栩如生、氣勢不凡。 再瞧!那邊來自天穆鎮王莊村的順和高蹺會正踩得起勁兒。小丑和丑婆滑稽互動,引得觀眾頻頻發笑。我們這高蹺腿子高,長1.7米,是全市最高的。演員服裝帶假腳,扮相好看,而且還有唱詞,都是老調兒,大人小孩都愛看。70多歲的高興珠是順和高蹺會的元老,看著自己的侄輩、孫輩們表演,臉上樂開了花。 高蹺演員們舞得鏗鏘賣力,時而列隊疾走,時而三五互動,個個旋轉自如、蹦跳輕巧。然而,雪天地滑,觀眾們的心里為他們捏了把汗。不怕,我們有絕活兒。隊員李永發說,寒冬臘月,我們綁上狗牙腿子,在結了冰的運河上也能演一出。我們都是童子功,每走一步都像釘樁子一樣,穩穩當當。聽了他的話,觀眾們不由得嘖嘖稱奇。 武清區 300歲竹馬會取材昭君出塞 雪花飄飛,歌聲飛揚,昨天的武清區文化公園喜慶熱鬧,共慶中國年花會鬧新春──2019年元宵節民間花會調演正在這里舉行。 上午9點,快閃節目最先上演。只見一位少年在廣場上用薩克斯演奏起《我和我的祖國》,緊接著一位老者也吹著薩克斯和少年合奏,動聽的旋律立即吸引了眾多觀眾聚攏過來。 9點10分左右,花會表演正式開始。在文化公園演出現場,獅子會、竹馬會、小車會、杠箱會、高蹺、秧歌輪番上演,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泗村店窯上村歡騰民俗藝術團表演的獅子會特別吸引人,只見紅黃4只獅子,伴隨著鏗鏘的鼓點上下跳躍,左右騰挪,營造出了喜慶的節日氛圍。令人驚訝的是,獅子頭表演者居然是一位女性,她的名字叫王玉,今年只有23歲。 大孟莊鎮寺各莊村表演的竹馬會掀起了表演高潮。在20多名群眾演員的伴舞下,9位騎著竹馬的演員出場演出。黑色的馬頭和馬腚分別跨于演員的身前、腰后,酷似騎馬狀。漂亮的服裝、惟妙惟肖的表演動作和神情,非常有吸引力,觀眾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 區文化和旅游局魏建勇介紹,竹馬會主題內容取材于我國西漢歷史上一個真實的故事:昭君出塞。寺各莊竹馬會是以演唱和跑竹馬相結合的一道花會,好看好聽,竹馬會在該村已有300多年歷史。 雪花飄舞,笑聲飛揚,鼓樂鏗鏘,整場演出,讓武清區居民元宵佳節過得格外香甜 靜海區 今年元宵花會有小時候的味道 龍燈、桿會、落子、腰鼓2月19日,靜海區第八屆盛世中國年民間花會展演在順馳廣場隆重舉行。一時間,整個廣場變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來自全區各鎮社區30余檔展演隊伍、千余名參演人員齊聚一堂,為市民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傳統民俗文化盛宴。 早上9點30分,花會展演在鏗鏘有力的鼓樂聲中開始。在活動現場,各代表隊的花會隊員們穿著整齊艷麗的節日服裝,表演起拿手的絕活兒。遠遠望去,只見扭秧歌、踩高蹺展演精彩紛呈。前來觀看的人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分享這喜慶吉祥的年味兒活動。 今年的元宵花會特別好看,有小時候的味道。專程從唐官屯鎮趕來的張大媽,一邊觀看表演,一邊興奮地說。 在靜海區健身廣場上,這里作為第八屆盛世中國年民間花會展演的分會場,正和順馳廣場的主會場遙相呼應,一同慶祝佳節。20多個優秀民間傳統花會在健身廣場上載歌載舞,甩紅綢、飛花扇表演景景入目,武術隊表演樣樣吸睛各個表演隊的花會展演隊員們,各展絕活兒、各顯其能,盡情抒發著對于新春的美好祝福,對于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春寒中,千余名參演人員以及觀眾的臉上洋溢著暖陽般的笑容。 這秧歌是越扭越開心,越扭越年輕!59歲的孫大爺也隨著歡快的音樂扭起了大秧歌。(津云新聞編輯曲璐琳) |